
非处方药的遴选是按照“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原则进行的。但我们应当明确认识到,不是所有症状、所有疾病都可以“自己诊断,自我用药”的,仅仅是一些或一类轻微疾病或症状才建议使用非处方药自我药疗;其次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在内,都有某些副作用,随便服用还是会有危险性。因此,我们应当很好地了解相关症状,正确选用非处方药,合理进行自我药疗。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品,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辨别OTC药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制定了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及管理规定(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分红色和绿色两种),在非处方药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内外包装上,必须印有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没有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的药品一律不准出厂。红色专有标识图案代表甲类非处方药药品。甲类非处方药是一类安全性较乙类非处方药稍差的药品,它像处方药一样,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药店(房)购买,只是在购买时,不需要像处方药那样一定要出示医师的“处方”(目前,消费者购买部分处方药既可以持医师处方购买,也可直接购买)。绿色专有标识图案代表乙类非处方药药品和用作非处方药的指南性标志,如非处方药销售区、销售部的标志。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较高,是最常用的非处方药,它除可以在药店(房)购买外,还可在普通商业企业,如超市、百货商店、宾馆、机场、小杂货店等处购买,但这些零售网点必须经过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和批准。
二、自我判断症状。通过获得的信息和常识,包括使用本书提供的指导,对自己的症状进行自我判断。
三、正确选用药品。查看书本有关药品适应证的介绍,询问药店的药师或售货员,挑选适用药品。
四、查看外包装。药品包装盒(最小包装单位)应注明药品成分、适应证等。绝对不能够买无批准(注册)号、无注册商标、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不要买包装破损或封口已被打开过的药品。
五、详细阅读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指导用药的最重要、最权威的信息源。一般的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药品成分名称、适应证、用法与用量,其他还有注意事项、保存方法、有效期、生产批号、制药厂名、地址等。
六、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不可超量服用。
七、注意禁忌证。若患有说明书上所列禁忌证,不可贸然用药,应慎重并请教医生。
八、妥善保管药品,不要混用,更不要让孩子接触误服。
九、在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一段时间后(一般3天),如症状未见缓解或减轻,应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十、服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通过药店或直接向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并进行咨询,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要立即去医院治疗。
总之OTC药并不意味着没有副作用,同处方药一样,它们也不能随意滥用。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即所有药品均有不良反应,都必须在指导下使用,不可以擅自随意服用。对处方药,应遵医嘱使用;对自己购买的非处方药,一定要按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