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科普 > 正文

节气养生丨春分至,阴阳相半、春气正盛,学点规矩不伤肝~
2022-03-24 11:04:59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今日春分

  春分节气,天地阴阳变化极大,一则昼夜平分;二则寒暑平分。春分过后,全球昼夜等长,各地气温也会快速回升。春分,是春气最盛的时候。春气生发,在体合肝,所以春分时也是人体肝气最盛的时候。肝主疏泄,喜舒畅而恶抑郁,因此,春分养生要格外注意舒发肝气,不能压抑。

春分起居

  春意盎然之时,万物本呈生机勃勃之象,但是入春之后人们反而容易困倦、头晕、嗜睡,这种现象俗称春困。解决春困的办法就是起居有常,保证规律的作息。

  一般来说,春季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习惯。晚点睡觉指晚上9点以后入睡,早起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起床,有利于气机的生发。早起以后,可以在庭院或者小区里面缓慢地、悠闲地散散步,以舒缓身体。中午,为缓解春困,可适当午睡一会儿。需要注意的是,晚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点前入睡,否则第二天容易双目赤红,肝火上升。

  总之,优质的睡眠是阴,适量的运动是阳,如此人体阴阳互补,则可阴阳调和。

春分饮食

  古人认为“春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时节,饮食调理应以温和为度,寒热相配、荤素相搭。此外,春分与惊蛰同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少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可多吃姜、葱、荞、韭菜、淮山、枸杞、土豆、椰菜、鸡肉、鲤鱼、鲫鱼等,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春分着装

  春分之时,依旧春寒时作,气候变幻多端,平时仍需注意防寒保暖,防止风寒侵袭。尤其是春分期间天地阳气尚不充沛,人体阳气也尚未健旺,常人受凉伤风也易出现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体虚之人更要注意添减衣被,“勿极寒,勿太热”,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可以多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春分运动

  俗语说:“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有不少多发病,如高血压、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要预防这些疾病、增强免疫力,应当多到户外锻炼身体,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为首选。

  太过剧烈的体育锻炼不但有可能损伤肌肉、韧带、关节等,也有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尤其是长期不进行锻炼、突然进行剧烈运动的人。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适当的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但锻炼时间太久、强度过大反而有可能增加心脏负荷。

  此外,早春日出的时间较晚,早晨空气中氧气不足,故不适合晨练。运动时间可选择在14~19点之间。有研究表明14点之后人体机能开始上升,17~19点达到最佳,显然锻炼选择在此时较为适宜。

  此外,春分后天气日渐暖和,可以适当多晒太阳,以助阳气生发。

  晨起伸懒腰:之所以提倡晨起伸懒腰,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此时伸懒腰并配以深吸深呼,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平时多梳头:春分时节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处于升发状态,毛孔舒展,代谢旺盛。梳头可以刺激头部诸多经穴,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疏通经络气血。

  日常多搓鼻:俗语说“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是过敏高发季节。日常搓搓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的迎香穴,有利于防止哮喘、鼻炎等旧病复发。

  外出放风筝: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调和全身的运动,风筝升到高空后,不仅需要全身用力去掌控方向,眼睛也要一直仰视、远望风筝,有调整眼部肌肉的作用,从而消除眼睛疲劳。

春分养生小技巧

  喝杯解郁茶

  原料:月季花6朵、玫瑰花6朵、茉莉花12朵,沸水冲泡。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通脉,调理肝火引起的睡眠问题。

  在春分时节,要悠闲地品茶。喝之前先欣赏水中的花形、花色,闻闻香气,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舒发肝气。

  彻底大扫除

  春天是过敏、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春季大扫除。

  大扫除尽量选择天气好、空气清洁时进行,扫除前先开窗通风,尽量用湿扫代替干扫,防止室内扬尘。

  尤其要彻底清洁床下、沙发下、衣柜等卫生死角,被褥也最好拿到室外晾晒,地毯、窗帘每次换季时都应该清洗。

  躲避紫外线

  一般只有到了炎夏,才会想起紫外线的存在。其实在春季,紫外线就已经开始对皮肤进行伤害。

  尤其在中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紫外线的强度比你料想得要高许多。

  紫外线很容易促使雀斑的生成,黑色素的沉积,因此防晒很重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你方剂记忆十法,学中医的看过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